关注微信公众号

1、您可在微信通讯录搜索“jzfdclaw”或“建筑房地产法律资讯”,即可关注。
2、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
业务领域->公司综合法律事务->如何应对新《公司法》规定的“五年内缴足出资额”?

如何应对新《公司法》规定的“五年内缴足出资额”?

2023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公司法》,该部《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次修订是对《公司法》的一次大规模的修改,这与中国当下的商业市场环境密不可分,同样也会对中国境内绝大多数公司产生巨大的影响。新法中针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制度有着实质性的改变,这也是众多公司未来将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将针对该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法条解析

新《公司法》第47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由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内缴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出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47条第一款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内缴足;第47条第二款规定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对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缴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新《公司法》第266条规定:“本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本法施行前已登记设立的公司,出资期限超过本法规定的期限的,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应当逐步调整至本法规定的期限以内;对于出资期限、出资额明显异常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以依法要求其及时调整。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根据上述新法规定,可见国家立法趋于优化我国营商环境质量、保护债权人利益、削减债权人与股东之间因完全认缴制引发的司法纠纷等。故该条款的变化虽有其弊端,但也是为满足中国当前市场环境的现实需求。

二、争议问题

那么,针对在新《公司法》施行之前设立的公司,出资期限超过本法规定的期限的,应当如何调整出资期限?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关于该问题,目前尚未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笔者认为,出于公平考虑,针对新法施行之前就已设立的且出资期限超过本法规定期限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期限超过2029年6月30日的才需要调整,调整方式是将出资期限调整到2029年6月30日前,若后期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针对该过渡期限有顺延的,应当依次顺延。这样才能够让新法施行前的公司享受到五年期限利益,也为其针对出资制度的变化有充足的时间、资产去应对、改善。笔者认为,针对具体的调整方式、过渡期限将会由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行规定。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有限责任公司该如何应对呢?笔者整理了以下几种主要的应对措施:

1.补足出资:对于资金充足、有一定实力的公司,可以在新法施行后,按照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的要求,逐步补足资金,实缴完毕。

2.减资:根据新法第224条规定,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股东会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或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应当按照股东出资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相应减少出资额或者股份,法律另有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另有约定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般减资程序应当包括以下步骤:(1)董事会制订减资方案;(2)公司编制资产负债表与财产清单等;(3)股东会作出减资决议;(4)通知公司债权人并在报纸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5)按照债权人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6)进行减资登记。而简易减资程序只适用于弥补公司亏损的情形。

3.变更出资方式:新法第48条规定了出资方式,其中新增股权、债权作为非货币财产的出资形式。在司法实践中,针对出资方式能否变更存在争议,主流裁判观点支持股东变更出资方式,例如(2022)京01民终2717号一案中,北京中院认为针对公司修改章程将股东出资方式变更为知识产权出资,并对该知识产权进行了评估,出具了验资报告,并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故新法施行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变更出资方式。

4.股权转让:新法第88条规定,股东转让未届出资期限股权的,由受让人承担出资义务,转让人承担补充责任,股东转让已届出资期限股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四、法律责任

新法第252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虚假出资或者未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该条调整了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瑕疵出资的行政责任,同时新增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综上,针对新《公司法》规定的“五年内缴足出资额”,有限公司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在采取具体措施应对的同时应当采取合法合规的程序进行,避免后续产生其他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