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创业者,也是终身学习者
编者按:祥龙腾飞辞旧岁,金蛇狂舞迎新春。在乙巳蛇年行将来临之际,海辉官微推出“海辉人的2024”系列,以青涩的文字记录海辉人的平凡时光,用真实的语言记忆律师工作的酸甜苦辣!
本系列第一期推出的是实习律师张颖的心路历程。她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她热爱生活,热爱所选择的律师职业。她说,律师是创业者,也是终身学习者。
忙碌工作的时候会忘记时间过得很快。我从2023年年底进入海辉,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一年。
回望这过去的一年,我不禁感叹工作真辛苦,也同时感谢自己坚持了下来。
本科毕业之后,我坚定选择先找工作而不是继续读研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要更多与人交流,锻炼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看似很简单的一个事情,对于刚出校门的我来说并不容易。第一次打法院电话的时候,我把所有我要说的话都写在纸上,一条一条,层层递进,准备好了之后小心翼翼地输入号码,再看看纸上的内容,终于点了拨通,指尖的细汗在手机屏幕上留下痕迹。嘟嘟声响了快一分钟,最后因无人接听而自动挂断的时候,我竟暗自松了口气。但经过这一年的工作,我已经可以自如地拨打法院电话并询问案件相关的信息,这一点小小的进步让我内心感到欣喜。
同样小小的进步也体现在很多其他地方,譬如文书写作。第一次接到起草法律意见书的任务,我完全没有头绪,觉得我也没有什么意见。但经过多次这样的工作经历,我已经明白,最要紧的是不要害怕,找对方向,借鉴他人的经验,终归可以交出作业。觉察进步的欣喜之余,我也深感文书写作的能力还有欠缺,无论是法律意见书,还是代理词、答辩意见,本质上都是法律分析能力的体现。一年来工作中遇到了不少有难度的法律问题,挑战性十足,一开始总是兴致满满,但稍加探索之后没有得出结论便停滞不前,最初的兴趣终于消耗殆尽,一方面是实务中的法律问题确实复杂,有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另一方面还是欠缺了耐心和毅力。
这一年里和许多人打了交道,对一些人和事印象深刻。我记得锡山区立案庭审核案件材料的一个法官非常严厉,递交材料的过程让我梦回小学时被语文老师支配的场景;滨湖区人民法院马山法庭可真远,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才能赶上九点在法庭门口等候;2001年出生的同龄人已经走进接待室,成为客户的一员;拆迁评估材料繁杂,法律意见书很难制作,但制作完成之后形成一本小书的时候又觉得一切都值得;第一次在法庭上说话,我感觉手指都在轻颤……回忆种种,有时愤慨,有时无奈,有时欣喜,有时疲惫。
虽然是实习律师,但这一年的工作也挺饱满,突然有一天同事对我说“你身上染上班味了。”天哪,震惊程度不亚于十八岁那年被小孩叫阿姨,我一时惊惧,心想我才二十三岁怎么早早就被浸出班味了。或许也不是完全没有预感,当埋头在案卷里翻找合同条款时,盯着电脑屏幕翻阅法条、寻找案例、写文书时,也会羡慕那些精力充沛的同事,忙忙碌碌的同时还能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我想到初中的体育课,体育老师说一些同学就像是一团惰性气体,现在想想还挺贴切。新的一年,希望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祛除班味,用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处理工作。
有人说律师职业就是创业。的确,律师不仅是创业者,也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创业的艰难我暂时还未能体会,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已经充分感知。律师工作面对的是复杂多样的实际情况,一年的工作时间里,为了完成工作而检索了许多上学时从未看到过的法条,为了更好地理解法律关系而不断搜索同类案例。只有秉持着不断学习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入职海辉律师事务所之后,受到律所工作氛围的感染,更加坚定了我向着目标勇往直前的决心。把案卷材料做得整整齐齐,文书写作专业且规范,分析法律问题全面、清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多样务实,这些现在的我还不能全部做到,但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学习实践,我终将一步一步走到理想的彼岸。
过去的一年里,我要感谢我们团队的毕律师、康律师和徐律师,感谢他们无私分享执业过程中的丰富经验,感谢他们的善意包容。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都能更进一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也希望自己明年申请执业顺利,工作进步,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