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应该如何主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专利侵权的易发多发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旦发生专利侵权,权利人该如何主张以及主张多少赔偿数额是实现权利救济的第一步。而且,主张的赔偿数额特别是对将来法院可实际支持数额的预期,也是权利人作出垫付包括律师费在内的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合理开支决定的重要依据。
关于专利权的赔偿数额,专利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是,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但在实际的侵害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因侵权受损、侵权获利或者可参照的许可使用费证据而直接适用法定赔偿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或者虽有上述证据,但难以证明损失具体数额,故需酌情确定损害赔偿的,可以综合考虑被诉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产品的价值和利润率、被诉侵权人的经营状况、被诉侵权人的主观恶意、专利权的稳定性、权利人在其他案件中的获赔情况等因素。
国家知识产权局刚刚公布的《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去年我国专利侵权案件的高额判赔比例明显提升。如上图所示,2021 年我国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的法院判定赔偿、法院调解或庭外和解金额超过 100 万元的比例为16.3%,较上年(7.3%)增加了 9.0 个百分点。如果不考虑图中的“无赔偿”一项(可以理解为法院认定不侵权,或者专利被无效等情形),则在全部的涉及金钱给付义务的专利侵权案件中,金额超过 100 万元的比例将会超过25%,足以表明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的违法成本在快速提高。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出,金额在10万-50万元的占比是最多的,从我自己处理的案件来看,目前在长三角地区,针对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专利侵权案件,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酌情确定的损害赔偿数额的中位数为30万元,如果是发明专利权,损害赔偿数额会在此基础上增加,进入50万-100万元一档也属正常。《报告》还显示,企业专利权人应对专利侵权更加主动。2021 年我国企业遭遇专利侵权后采取维权措施的比例为 76.4%,较上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较 2017 年提高11.8 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微企业采取维权措施的比例依次为 97.7%、91.7%、81.0%和 68.4%,分别较上年增加 0.5 、5.9 、7.1 和2.7 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维权意识提升更为明显。与大中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实力较弱,遭遇专利权被侵权后,通常要根据法院未来酌情确定的损害赔偿数额来决定侵权纠纷的支出预算,因此,我相信当中小微企业对上述关于损害赔偿数额的统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之后,会有助于他们在合理范围内积极维权,进而投入更多的资源到技术创新活动中,以持续不断提高专利创造、运用和保护的水平。